您现在的位置是:是非之地网 > 探索

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2025年在宜春要形成年产50万吨的锂开发,彻底终结中国的锂短缺情况

是非之地网2025-07-06 00:46:59【探索】9人已围观

简介3月25日-2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在北京举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缜出席并发表演讲。李缜表示,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增长带来了电池产业的高速成长。他谈到正极材料、三元正极、铁锂正极、负极

3月25日-27日,国轩高科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在北京举行。董事的锂的锂短缺党委书记、长李彻底董事长李缜出席并发表演讲。缜年终结中国

李缜表示,宜春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形成快速增长带来了电池产业的高速成长。

他谈到正极材料、年产三元正极、情况铁锂正极、国轩高科负极材料四方面的董事的锂的锂短缺供需情况:

“按照我们现有的技术水平制造1.5TWh的电池和3TWh的电池需要的正极材料大约是330万吨和660万吨。我们认为未来铁锂和三元电池的长李彻底占比将逐步演变到6:4,铁锂正极材料2025年的缜年终结中国需求量将会达到200万吨,2030年达到400万吨,宜春三元正极材料到2025年达到130万吨,形成2030年达到260万吨。年产衍生出对它们上游的前驱体,硫酸铁到2025达到200万吨,2030年达到400万吨。镍钴锰2025年要130万吨,2030年需求260万吨,负极材料2025年是160万吨,2030年达到380万吨。”

他指出,正极材料的前端对全球,对锂资源的需求量在2025年需要90万吨,2030年需要180万吨。通过了解全球主要电池料的制造企业前十名企业近五年的产能规划,到2025年的时候,铁锂正极、三元正极还有负极材料前十位产能规划分别达到546万吨、267万吨和317万吨,远远超过了实际需求量,比如铁锂正极材料的前驱体可以用磷酸铁、钛白粉也可以用氧化铁支撑,“我们的需求都是百万吨级的,而供给起步都在亿吨级以上。”

他还提到,三元材料的前驱体主要是镍钴,我国对外依存度比较高,镍方面目前探明的存储量只有400万吨,主要来源于印尼和俄罗斯的进口。钴资源目前探明也只有800万吨,主要依赖于印尼和刚果进口,资源相对短缺。

不过他认为,三元电池本身的技术进步也在积极改变现状,“比如我们每公斤360瓦时三元半固态电池快速走向产业化,减少了对材料的用量”,技术进步和替代战略使三元正极材料的需求也逐步的适应市场的要求。

负极材料供应方面,李缜表示,国轩在内蒙建了年产40万吨的负极材料石墨化工程,完全用发电进行供电,40万吨石墨化工程要40亿度电。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更多石墨化工程会更多到西部去使用太阳能和自然界能源供电。再加上硅基负极的广泛使用,负极材料的需求将会极大得到缓解。

2021年中国碳酸锂价格从年初5万元一吨上涨到年底的50万元一吨,谈及碳酸锂价格上涨较快的问题,李缜表示,2021年中国人消费30万吨锂资源,当年中国进口和生产的锂资源大约33万吨,预计到2025年的时候,中国的碳酸锂总需求量达60万吨。

不过他提到,随着宜春锂云母工程进一步成长、青海卤水提锂技术的提升、四川锂辉石资源的开采还有电池回收技术的进步,进口锂资源的需求量将会大幅度的减少,据他透露,宜春的书记在与其交流时谈到,“2025年在宜春要形成年产50万吨的锂开发,彻底终结中国的锂短缺情况。”

最后他谈到电池回收问题,与传统能源不同,新能源产业的载体电池不像化石能源燃烧后就不可再生,电池所有资源都可以回收再利用。制造电池对原材料电池的总需求和回收电池提供材料的总供给达到平衡时候,人类将不再需要向自然界无限索取电池制造的资源,“我们认为这个时间在2040年基本会来临”,他说。

很赞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