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是非之地网 > 探索
“双十一”,不卷了还是不香了
是非之地网2025-07-06 03:45:57【探索】1人已围观
简介光明网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落下了帷幕,简化游戏规则回归购物本质,“先涨后降”套路依然存在,用户体验“卷”起来了,各大平台不再公布销售数据,也不再举办“双十一”晚会。与往年拼流量、比最低价的喧闹相比,“
光明网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双十一”落下了帷幕,简化游戏规则回归购物本质,不卷“先涨后降”套路依然存在,双十一用户体验“卷”起来了,不卷各大平台不再公布销售数据,双十一也不再举办“双十一”晚会。不卷与往年拼流量、双十一比最低价的不卷喧闹相比,“双十一”淡了吗?双十一
“先涨后降”老套路
“双十一”电商平台上的商家“先涨后降”的套路一直被诟病,而今年被“痛打”的不卷竟然是某国产品牌。
上海一位市民称,双十一“双十一”期间,不卷某品牌服装价格提升至1349元,双十一领券购买后实际价格为979元,不卷仅比9月价格便宜两毛八。双十一这则消息登上热搜,引无数网友讨论和吐槽。
品牌官方客服则回复,服装价格会随着活动力度变化,不超过吊牌价都是合理的。常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1日发通报称,未发现该品牌存在“先涨后降”的欺骗消费者行为。
促销活动实际上是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双向奔跑”,通过达成交易可以实现双赢。不是消费者斤斤计较,而是“双十一”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盼着“抄底价”。即便有关部门否定了欺诈行为,即便品牌规避掉了风险,但没有诚意的优惠活动加上没有温度的回复,给了消费者糟糕的体验,对自己品牌声誉和消费者认可度的伤害都不可估量。
网友们说,“双十一”购物盛会,并不单纯是销售数据的比拼,还是品牌的延续和接力。无论多大的牌子,最难恢复的就是消费者信心和信任。多些真诚,少些套路,方可行稳致远。
“买买买”不香了吗
“双十一”晚会始于2015年,2020年达到顶峰时期,四大电商平台竟同时举行。而今年则是不约而同地偃旗息鼓,纷纷宣布不再举行。
“双十一”晚会消失未必是坏事。有网友直言:与其花大力气举办晚会,还不如把请明星的钱补贴商家、让利订单,加大促销力度,进一步刺激消费。
也许,降价也卖不动,是电商平台停办晚会的主因。全球经济环境下行,除了消费刚需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费力和购买欲。加上“先涨价后降价”的把戏,确实让很多人感觉伤不起。而且直播电商兴起,也冲击着原有的线上市场。
种种原因叠加,往年大家都在讨论“买了什么”,今年却似乎理性许多,“按需购买”替代了“买买买”。更有网友感慨:买买买,有时候是会给人带来快乐的,可是,快乐过后是烦恼、虚无还是下一轮的满足呢?
消费者观念逐渐回归理性后,平台光靠炒作概念是行不通的。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让利于民,也许才能让传统电商在下行通道中走出向上趋势。
谁还需要“双十一”
今年已经是第14个“双十一”了,不论是天猫、京东等“老玩家”,还是抖音、快手等“新秀”,均没有公布今年的成交金额数据。天猫说“交易规模和去年持平”;京东则称“再创新纪录”。
“双十一”终于“哑火”没落了吗?其实不然。有分析文章指出,今年的“双十一”确实没有往年那么火热,但也谈不上全网消声,更谈不上没落。根据公开的数据,不少国货品牌取得了可观成果,迎来销售“高光”时刻。现在的“双十一”,也许网友不那么重视了,但还是习惯性地参与。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11日当天全国快递处理量达5.52亿件,是日常业务量的1.8倍。
专家总结了今年“双十一”的三大变化就是:电商平台回归经营本质,中国消费市场“新”力量显现,平台数字化赋能水平大幅提升。
商家坦言,不如将“双十一”定义为给顾客提供更好消费体验的年终大促,良好的消费体验肯定会收获消费者更多信任。
平台不再关注成交量,也证明其营销模式正在从量变转化为质变。所以,当流量红利消退,摆在平台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防止用户流失,谁能真正把用户体验做好,谁才能在接下来的竞争中获胜。
这里是目光•短评,愿你目之所及,皆有光明。
很赞哦!(4848)
热门文章
站长推荐
友情链接
- 英国首相特拉斯致歉 现货黄金反弹仅是“死猫跳”?
- 比亚迪两款车欧洲售价超奥迪Q7!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越德国
- 支持中小企业和家庭!欧盟将提议动用400亿欧元应对能源危机
- 自研徒劳无功,大众终于低头向中国买技术了?
- 企业家看二十大|亿利王文彪:在大漠中书写绿水青山新篇章
- 罚没688万!因出具的审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等 希格玛会计师事务所收证监会罚单
- 利空澳元!全球大举加息之际,纪要显示澳联储认为小幅加息有好处
- 中国太保: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截至9月底累计原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加4.4%至1897.38亿元
- 宽禁带半导体:后摩尔时代超车绝佳赛道?
- 高盛:投资者应卖出标普500指数看涨期权,买入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看涨期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