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有哪些科技大事值得期待
转自:劳动午报
展望2023年,年全全球科技领域有许多大事值得期待:今年全球太空探索活动丰富多彩,球有期待月球探索成为热议话题,科技各类深空项目也排上日程;多个大科学装置即将投入使用,大事助力基础研究;新冠疫情使医药领域的年全发展广受关注,全球首款CRISPR基因编辑疗法有望上市;联合国气候大会和生物多样性大会去年均达成重要成果,球有期待今年的科技看点是如何落实这些成果。
太空探索亮点多
新的大事一年,各国竞相推进太空探索的年全势头仍将延续。
月球探测是球有期待重点。俄罗斯计划把“月球25号”探测器送到月球南极勘察水冰资源并验证软着陆技术。科技印度“月船3号”探测任务几经推迟后暂定今年发射,大事再度尝试将着陆器和月球车送往月球南极。年全日本企业“白兔-R”1号任务计划4月在月球表面的球有期待阿特拉斯陨石坑进行软着陆。美国航天局的科技小型卫星“月球手电筒”也将进入绕月轨道,利用红外激光脉冲从月球南极永久阴影区的陨石坑内寻找水冰。
深空探索领域,今年一大看点是发射窗口定于4月的欧洲航天局“木星冰卫星探测器(JUICE)”。该探测器预计2031年飞抵木星附近,届时开始对木星及其卫星系统的相互关系和复杂性进行深入调查。此外,美国航天局计划于10月发射名为“灵神星”的航天器,其任务是观测小行星带内一颗同名的小行星,预计2029年飞抵目标天体附近。
更多太空观测装置今年内也有望部署就位:欧航局的“欧几里德”空间望远镜旨在通过观测数十亿个遥远星系的分布绘制宇宙“三维地图”,揭示宇宙为何加速膨胀及暗物质、暗能量等谜题。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X射线成像和光谱任务(XRISM)”将接替发射后不久失联的X射线天文卫星“瞳”,捕捉来自遥远恒星和星系的X射线辐射。
今年中国也将继续保持高密度发射。据中国集团日前发布信息,该集团计划安排5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空间站工程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等。此外,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以及中科宇航、星河动力等航天企业也将安排10余次发射。
物理突破
近年来,物理学的进步越来越依赖大科学装置。今年多个大科学装置将投入使用,有望助推物理学取得新发现。
美国X射线激光器“直线加速器相干光源”的升级版“直线加速器相干光源-II”预计今年产生第一批X射线激光束。升级后的X射线激光器比原设备能力有重大飞跃,从每秒发射120次激光脉冲提升到100万次,为材料、能源等领域的前沿研究提供支持。
安装在法国低噪音地下实验室的“物质-波激光干涉引力天线(MIGA)”预计今年启用。它是一种使用冷原子干涉测量法的新型设备,有助于捕捉现有引力波探测器遗漏的引力波事件,并能在寻找暗物质等方面发挥作用。
瑞典隆德市附近的“欧洲散裂中子源”今年有望迎来第一批科研人员。这个项目将使用迄今最强大的质子直线加速器产生强中子束流,以应用于材料结构等领域研究。
中国江门地下中微子实验装置计划于2023年年底左右完成建设。这个建在地下700米深处的实验装置以测量中微子质量顺序为首要科学目标,以帮助理解微观的粒子物理规律,寻找超越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物理现象。
药物研发受关注
今年,新冠疫苗和药物研发仍将是全球医学界关注重点。多价疫苗、鼻喷式疫苗、小分子靶向药物等方向有望继续突破,进一步丰富人类应对新冠及更多传染病的“武器库”。
除了应对疫情,还有更多新药物和疗法受期待。1月6日,阿尔茨海默病新药lecanemab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上市,3期临床试验显示该药能使早期患者认知能力及其他功能衰退减缓27%。可用于治疗β型地中海贫血和镰状细胞病的基因编辑疗法Exa-cel预计今年向美国药管局提交申请,一旦获批将成为全球首款可实用的CRISPR基因编辑疗法。
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在新冠疫情期间广泛应用,促进了针对其他疾病的该类疫苗研发。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近期将开展针对疟疾、结核病和生殖器疱疹的候选mRNA疫苗临床试验,还将与美国辉瑞公司合作对一款旨在降低带状疱疹发病率的候选疫苗开展临床试验。美国莫德纳公司也在研发针对生殖器疱疹和带状疱疹的mRNA疫苗。
生态治理看落实
2022年全球频发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进一步凸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2022年11月至12月,《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接连举行,扩大了各方在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转型等领域的共识,对推动未来一个时期全球生态文明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在阶段性成果基础上,各缔约方今年将继续推动后续谈判及成果落地。
建立损失与损害基金是COP27大会成果一大亮点,该基金旨在向最脆弱和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国家提供财政援助。COP27大会与会各方同意成立一个“过渡委员会”,就损失与损害基金的筹资安排和运作向今年年底在阿联酋迪拜举行的COP28提出建议。“过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预计将于今年3月底前举行。
在主席国中国的引领下,COP15第二阶段会议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框架”),设立了到2050年的4个长期目标和到2030年的23个行动目标等。COP15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未来两年中国将继续担任主席国,积极引导“框架”目标落地,确保大会通过的相关决定得到全面落实。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娱乐)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相秒】11月,全球目光聚焦亚洲。东盟峰会、印尼G20峰会、APEC会议轮番登场,东南亚掀起一股外交风潮。中国无疑是这阵亚洲外交旋风中的重要角色。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中国领导 ...[详细]
-
□记者 梁姊 黄江林 天津报道从用能自给自足,余电还能“上网”的“零能耗小屋”,到能源自给率达112%的不动产登记中心,再到实现碳中和的“零碳”社区商业示范项目,近年来,中新天津生态城依托自身绿色发展 ...[详细]
-
11月28日,国债期货全线下跌,截至下午收盘,10年期主力合约跌0.28%,5年期主力合约跌0.16%,2年期主力合约跌0.05%。11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及“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1 ...[详细]
-
由《亚洲金融 FinanceAsia》主办,第四屇中国固定收益高峰会将于12月6日在香港丽思卡尔顿酒店举行。本次高峰会围绕三大主题“中国宏观经济前景、最新的发行机会及为可持续未来融资”展开讨论。据主办 ...[详细]
-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王宝会在近日举行的“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在支持科创型企业发展、缓解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详细]
-
2022年已接近尾声,再过一个月,我们就将迎来崭新的2023!回顾这一年,A股市场行情复杂多变,波谲云诡。临近新年,相信大多数投资者已经开始关注明年的行情和资产配置逻辑,希望规避市场风险,提前布局行业 ...[详细]
-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泰国中部的华富里以猴子众多闻名,每年有大量游客慕名前往参观。猴子成群结队地奔跑、打闹,游客们围观和拍照,成了这座曼谷以北约150公里城市的经典景象。据美联社27日报道 ...[详细]
-
大潮退去,谁始终穿着“泳裤”?盘点那些投资始终穿着“泳裤”的基金经理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聪明投资者拉了一个简单,有意思的数据。就是想看看有哪些,长期和最近三年跑下来业绩还不错,投资始终穿着“泳裤”的基金经理。不管市场喧嚣也好、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近期债市震荡,债基出现了大面积回调。基金机构纷纷自掏腰包购入债基,其中财通基金此轮的出资金额已达2.4亿元。四季度以来,多家基金机构相继发布自购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如果说在中国有人能像《大空头》的作者麦克尔刘易斯那样,把专业乏味的金融理论知识与生动鲜活的案例故事结合起来,为普通读者展示真实的商业世界和金融体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