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台独”顽固分子实施刑事惩处具有明确法律依据
2016年以来,台独“台独”势力日益嚣张,对顽蓄意挑动两岸对立,固分大肆推进“去中国化”,实施勾连外部势力不断谋“独”挑衅,刑事引狼入室,惩处为虎作伥;“修宪谋独”、明确“公投谋独”、法律“倚美谋独”、依据“以武谋独”、台独“以疫谋独”轮番上演,对顽罪行昭昭,固分无可抵赖。实施对“台独”顽固分子实施刑事惩处,刑事是惩处遏制“台独”嚣张气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祖国和平统一前景的重要手段。国家现行有效的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反分裂国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已经为惩治“台独”分子提供了充分的法理依据和完整的司法程序,足以实现对“台独”分子实施刑事惩处的目的。
首先,国家法律明确规定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有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职责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反分裂国家法》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指出,“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和分割。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包括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任何人违反上述法定义务,实施破坏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必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国家法律的严厉制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违反本法和有关法律,不履行维护国家安全义务或者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设有“危害国家安全罪”专章,明确规定了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的构成要件和处罚结果。
两岸尚未完成统一不能成为“台独”分子逃避法律责任的任何理由。依据刑法第6条关于属地管辖的规定,凡在中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第6条同时规定,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国领域内犯罪。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就是中国人。显然,无论“台独”顽固分子在大陆、台湾地区还是境外任何地方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我国司法机关均可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对于那些死不改悔的“台独”顽固分子,国家司法机关完全可以依照刑法、刑事诉讼法等规定,以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等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103条第1款规定,“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第103条第2款规定,“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此外,刑法第106条特别就与境外势力勾结实施分裂国家犯罪作出从重处罚规定,“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本章第一百零三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各该条的规定从重处罚”。此类案件将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收集证据、查明犯罪事实,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后实施逮捕,对在逃嫌犯实施通缉,侦查终结后移交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的,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人民法院将严格依照法律规定,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危害等定罪处罚。
不可否认的是,两岸尚未实现统一增加了对“台独”顽固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难度。但国家决不会任由“台独”顽固分子逍遥法外,必定千方百计调动各种行政司法资源将“台独”分子缉拿归案。对在逃境外、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缺席审判,且不受刑法追诉时效的限制。依据刑事诉讼法第291条规定的“缺席审判程序”,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对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境外,公安机关移送起诉,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人民法院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符合缺席审判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依据刑法第88条关于“追诉期限的延长”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一旦启动刑事司法程序,“台独”顽固分子将遭到终身刑事追责,即使逃到天涯海角,都无法逃脱国家法律的制裁!“台独”顽固分子视两岸和平为儿戏,置人民福祉于不顾,弃民族大义如敝履,认贼作父,死不悔改,对他们依法实施刑事惩处,必定为海内外中华儿女所翘首期盼、拍手称快!
(作者:尹宝虎,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综合)
-
10家险企获评AAA类!合众人寿、百年人寿等五家机构偿付能力不达标
来源:保险报据《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17日,共有171家保险公司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披露了2022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超七成共计133家公司综合偿付能力下降,但半数公司 ...[详细]
-
鲁西化工近百亿债务悬顶仍蹊跷分红38亿 以2.39亿账面资金支撑33亿项目财务承压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魏度传统化工企业鲁西化工000830.SZ)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搭建综合性新材料平台已见效益,但资金捉襟见肘。今年6月29日,鲁西化工宣布,拟投资建设 100 万吨/年 ...[详细]
-
《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发布,中石化、中石油、中国建筑位列前三
财富FORTUNE财富Plus APP刚刚发布了2022年的《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考量了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中国上市企业在过去一年的业绩和成就。该榜单由《财富》中文版)与中金财富合作编制。今年500 ...[详细]
-
7月9日,002146.SZ)披露了其对深圳证券交易所关注函的回复。对于公司是否存在通过关联交易变相提供资金给关联方并用于受让控股股东荣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减持股份的情形,以及是否存在向控股股东及其关联 ...[详细]
-
深交所再问国立科技27岁新实控人背景:其父母是否参与交易 是否规避市场禁入?
11月21日晚间,深交所就SZ300716,股价16.13元,市值25.81亿元)拟变更实控人事项,发出第二封关注函。两周前的11月9日,国立科技曾发布公告,通过股权转让和表决权委托,褚一凡将成为公司 ...[详细]
-
每经记者 张明双 每经编辑 董兴生 近日,正在申报挂牌新三板的山西腾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茂科技)回复了第一次反馈意见,并收到了挂牌审查部第二次反馈意见。腾茂科技主要从事催化裂化催化剂、助剂和分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作者: 陈姗姗[ 数据显示,疫情前的2018、2019年,国内民航业的营业收入均突破1万亿元,而今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只有3072亿元,比疫情前下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品牌价值研究院 付克友 2022年上半年,比亚迪SZ002594,股价338元,市值9840亿元)新能源车总销量超越特斯拉TSLA,股价75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刘强东“对不起”京东2000多名高管兄弟,却让十几万德邦兄弟暖了心。11月22日,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刘强东发内部信称,京东集团决定,自2023年1月1日起 ...[详细]
-
法国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今日表示,欧洲必须做好准备俄罗斯完全切断天然气供应。勒梅尔周日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艾克斯举行的一次经济会议上表示:“让我们为俄罗斯全面切断天然气供应做好准备,这是目前最有可能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