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半亏损10.75亿元,业务被动转型,国鸿氢能短期盈利无望
近日,两年利无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递表港交所。半亏值得注意的损亿是,这家电堆龙头公司依然依靠政府补助,元业并且盈利无望。被望
国鸿氢能是动转一家以氢燃料电池为核心产品的高科技企业,2015年5月成立于广东佛山云浮,型国成立初期国内燃料电池市占率一度超过80%。鸿氢公司上市前的期盈股东名单中不乏知名企业, A股氢能源龙头企业之一(000723.SZ)也在其中。两年利无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半亏按氢燃料电池电堆出货量计,损亿自2017年至2021年连续五年,元业国鸿氢能均排名第一;按配备自产电堆的被望氢燃料电池系统出货量计,国鸿氢能2021年排名第一。动转截至2021年年末,按氢燃料电池电堆出货量及配备自产氢燃料电池电堆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出货量计,公司分别占有中国24.1%及21.2%的最大市场份额。
不过,市场份额的领先并没有提升公司业绩,国鸿氢能依然深陷巨额亏损。
由于氢能源行业处于发展初期,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加上商业化进程缓慢,导致企业盈利较为困难。招股书显示2019-2022年上半年,国鸿氢能收入分别为3.66亿元、2.27亿元、4.57亿元和1.9亿元,除了2019年实现盈利2100万元外,之后公司分别亏损净额2.21亿元、7.03亿元和1.51亿元,两年半内累计亏损10.75亿元,可见目前仍需要大量的政府补贴以弥补亏损。
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国鸿氢能收到的政府补助分别为1.03亿元、0.57亿元、0.52亿元和0.54亿元,累计金额达3.69亿元。随着补贴金额的下降,国鸿氢能亏损有放大趋势。或许是注意到了这点,今年3月,国鸿氢能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9月,名称也由广东国鸿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现名,注册地址从广东省云浮市迁到浙江省嘉兴市。
这背后与嘉兴当地的政策扶持有关。就在8月,嘉兴市计划在2025年前集聚氢能装备制造及气体储运等产业链企业50家以上、上市企业3家以上等。此外,还包括一系列项目补助、补贴措施。其中,对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5亿元以下的氢能产业关键零部件或终端产品项目给予10%的补助,最高不超过0.2亿元;对5亿元以上的项目则给予12%的补助,最高不超过0.4亿元;同时对氢能企业上市给予最高不超过0.1亿元的补贴。
招股书显示,今年9月,国鸿氢能引入嘉兴当地国资旗下投资基金嘉兴国鸿氢港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5亿元的增资,持股比例约7.13%。在公司未来的资本开支扩产计划中,也包括了浙江省嘉兴市(一期)(二期) 氢燃料电池系统及氢燃料电池电堆项目合计6.5亿元扩产项目。
国鸿氢能在嘉兴的项目刚好超过5亿元分水岭。叠加政策出台前的精准迁厂以及当前正准备冲刺港股IPO,一切都似为国鸿氢能“量身打造”。
业务方面,近几年国鸿氢能的毛利率变化正在下行。2022年上半年,国鸿氢能的毛利率仅为18.6%,较2019年降低了11.8个百分点。从WIND公布的营收构成上看,原本公司的主营业务氢燃料电池电堆营收占比从2019年的64.5%降低至2020年的48.3%,在2021年近乎断崖式降低至5.8%。与此同时,氢燃料电池系统营收占比从2019年的34.5%增长至2020年的49.8%,到2021年,该产品类型的营收占比骤增至90.5%。
这一营收变动其实是由于国鸿氢能销售模式改变造成。自2020年起,国鸿氢能不再直接销售电池电堆,而是将其直接整合至电池系统中。对此公司解释称,这一举措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成本,保持毛利率的同时降低售价,同时公司已将大部分主要原材料及部件采购由国际供应商转向国内供应商,原材料及部件的采购成本得以下降。
国鸿氢能做出电堆转系统的业务转型其实是无奈之举,由于公司当前所在的赛道产业化过于缓慢、选手众多,虽然国鸿氢能市占率较大但也面临价格战。
招股书显示,国鸿氢能的氢燃料电池平均售价已经从2019年的1.52万元/千瓦下降至2021年的0.49万元/千瓦,三年累计降价近70%;氢燃料电池电堆的平均售价也从人民币3,440.7元╱千瓦下降至人民币1,554.0元╱千瓦,降幅也过半。这是由于氢燃料电池电堆及氢燃料电池系统因技术突破及规模生产的结果所致。目前,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中国氢燃料电池电堆平均价格由2017年的约10500元/千瓦下降至2021年的约2400元/千瓦,复合年降幅约为30.9%,而中国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平均价格由2017年的约16400元/千瓦下降至2021年的约5100元/千瓦,复合年降幅为25.3%。目前来看随着技术突破,降价已成事实,就降幅而言电池系统的降幅低于电堆行业,利润空间相对稍大,因此国鸿氢能的业务转移可能是主动防御的降本之举。
眼下氢燃料电池主要应用于公交、重卡等政策扶持的商用车领域,短时间无法撼动锂电汽车地位。而商用车的需求天花板有限,无法进入民用代步车领域就注定行业内企业业绩无法突破。另外,国内加氢站数量仍然十分稀缺,氢气的储运成本偏高,短期内企业实现盈利比较困难。国鸿氢能是如此,其他公司亦是如此。
(责任编辑:热点)
-
出口企业的汇率风险中性意识明显增强——他们知道追涨杀跌式投机操作往往风险更大,都开始设定合理的结汇收益目标,只要汇率达到这个目标值,就及时结汇落袋为安。截至8月30日18时,境内在岸人民币对于美元汇率 ...[详细]
-
建发物业发布上半年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3亿元同比增加50.72%
02156)发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业绩,该集团取得收益人民币9.97亿元单位下同),同比增加49.89%;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1.3亿元,同比增加50.72%;每股盈利0.1元。于本期 ...[详细]
-
东吴证券:维持京东集团-SW买入评级 二季度营收及利润均大超预期
东吴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9618)“买入”评级,营收在竞争格局加剧下依然保持较强的韧性,降本增效在2022年持续推进超预期,因此将2022-24年EPS经调整)预测从6.5/10.3/15.2元 ...[详细]
-
500年一遇大旱重创粮食收成 今年欧盟玉米产量预估大幅下调10%
财联社8月26日讯编辑 卞纯)欧洲500年一遇的干旱正在重创该地区的粮食收成。周四,欧委会European Commission)将今年欧盟玉米收成预期下调了10%,这是大旱下的连续第二个月大幅下调。 ...[详细]
-
数据显示,截至8月30日19时,4663家A股公司披露了2022年半年报,其中2213家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达到47.46%。超6成公司二季度净利润环比改善。新能源汽车、光 ...[详细]
-
“氢联盟”协议最大的“破绽”,是未标明2025年加拿大向德国供氢的供应量——因为加拿大自己也完全不知道。▲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左)与德国总理朔尔茨右)。图/IC photo文 | 陶短房据央视新闻报道,当 ...[详细]
-
财联社8月26日电,蔚来汽车总裁秦力洪今日在2022成都车展上透露,蔚来合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最快将于明年下半年引入第二款新车,新车计划于今年年底的NIO Day上发布。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规划产能30 ...[详细]
-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姜鑫 交出了经历系列高层人事变动后的第一份成绩单。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中国人寿总资产规模突破5万亿元,达51735.24亿元,较2021年底增长5.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详细]
-
刘肃毅:区域性股权市场“一身二任” 设立“专精特新”专板渐成标配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中国证券业协会区域性股权市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府股交中心总经理刘肃毅:区域性股权市场“一身二任” 设立“专精特新”专板渐成标配本报记者 昌校 ...[详细]
-
外汇局:7月我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3171亿美元 进口2644亿美元
注:1. 本表所称货物和服务贸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货物和服务口径一致,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交易。月度数据为初步数据,可能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季度数据不一致。2. 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按美元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