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再向上“游”:光伏上市公司6200亿营收背后的喜与忧
原标题:利润再向上“游”:光伏上市公司6200亿营收背后的游喜与忧
21世纪经济报道 曹恩惠 上海报道
中报季落幕,光伏产业链上下游再次奏响了一首喜与忧的利润奏鸣曲。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上光市公司亿85家光伏上市公司(注:83家A股公司,伏上1家H股公司,营收忧1家美股公司)今年上半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214.93亿元,背后较去年同期增长60.8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游净利润817.9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6.65%。利润整体而言,上光市公司亿营收规模与盈利能力的伏上双升,是营收忧今年上半年国内光伏行业持续增长的真实写照。但在这繁花似锦的背后背后,产业链利润中枢向上移却也是游不争的事实。
近两年里,利润受上游价格持续上涨的上光市公司亿影响,光伏产业链的利润分配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与去年同期不同的是,尽管来自上游涨价导致的成本上升的压力依旧困扰着下游企业,下游企业显然已经能够应对从容。而令人意外的是,上半年辅材的表现却相当分化,尤以逆变器环节最为显著。
一半利润“游”上前端
随着登陆资本市场的公司数量增多,各家企业营收规模不断扩大,85家光伏上市公司整体营收规模仅在半年便突破6200亿元。这也意味着,2022年全年,这些光伏上市公司合计营收规模突破万亿几乎板上钉钉。而在2021年,这85家光伏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累计约9017.89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报告期内各有18家光伏上市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破百亿、十亿。并且,“马太效应”愈发鲜明。(600438.SH)、(601012.SH)、(600089.SH)、(688599.SH)、(688223.SH)、(002129.SZ)报告期内的营收更是突破300亿元。在净利润方面,共计9家上市公司上半年盈利超过2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除(600905.SH)外,其他8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均涉及产业链前端。
事实上,利润向上“游”并非新现象。自2020年下半年起,由于上游多晶硅料价格触底反弹并开始暴涨模式,带动硅片、电池片先后提价,整个光伏产业链掀起了涨价潮。与此同时,在供需错配的阶段性供应格局趋紧的情况下,位于上游的多晶硅料、硅片企业迎来量价齐升的大好局面,由此揽下了光伏产业链最主要的利润。
“主流组件厂商出货量同比大幅增加,是上半年组件端盈利改善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位券商新能源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头部组件厂商上半年的出货量均较去年同期实现了较大的增长。其中,晶科能源、天合光能增幅最为明显,组件出货量分别达18.21GW、18.05GW。隆基绿能虽然同样实现18.02GW的出货量,但其去年上半年的出货量已有17.01GW。另一家组件厂商(300118.SZ)报告期内的出货量增幅105.88%至7GW。因此,该公司上半年扭亏为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新的业绩格局下,光伏上市公司“业绩王”的宝座也正式易主。
去年同期,隆基绿能和通威股份分别取得最高营收和最高净利润的坐席,各有千秋。但今年上半年,通威股份一举揽下营收和净利润金额双第一。
辅材环节冰火两重天
光伏板块上半年的营收和净利润整体实现了快速增长固然可喜,但对于部分环节而言,依旧讲着悲伤的故事。从去年下游组件端盈利承压,到今年上半年辅材环节的多家厂商遭遇盈利萎缩,光伏供应链的不同环节都有着各自的难言之痛。
光伏辅材环节主要包括光伏玻璃、逆变器、背板、胶膜、支架等。从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上看,光伏玻璃厂商净利润下滑,逆变器厂商盈利分化,支架厂商集体滑铁卢。
作为近两年光伏产业链的热门辅材,光伏玻璃今年上半年的价格略有提升。然而,在纯碱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下,光伏玻璃的盈利空间受到挤压,这导致主要光伏玻璃厂商上半年的净利润普遍下滑。以A股上市公司为例,(601865.SH)、(000012.SZ)、(600207.SH)三家光伏玻璃厂商盈利均萎缩——报告期内,这三家公司分别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3亿元、10.01亿元、0.61亿元,同比分别下滑20.48%、25.98%、65.90%。
两家支架厂商同样遭遇了业绩困境。报告期内,(688408.SH)、(002610.SZ)亏损。其中,中信博虽然支架出货量稳居行业龙头地位,但其尚未看见盈利拐点。
而在整个辅材环节,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光伏逆变器。今年,光伏逆变器厂商赚足了资本市场的眼球,上市公司估值攀涨,甚至诞生了又一家千亿市值公司(300763.SZ)。
实际上,就整个A股光伏逆变器公司上半年的业绩表现来看,几家欢喜几家愁。
在微型逆变器领域,两家上市公司(688348.SH)、(688032.SH)上半年分别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9亿元、2.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5.31%、156.50%。从分销区域上看,欧洲市场扮演了主要的。“欧洲、日本等海外发达国家对光伏系统直流高压相继出台强制措施,微逆产品在海外市场迎来需求爆发。”前述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不过,微型逆变器环节的高光遮盖不住其他逆变器品类的经营压力。今年上半年,(688390.SH)、(300827.SZ)净利润下滑,锦浪科技虽然实现盈利,但净利润增速也有所下降。
(责任编辑:综合)
-
路透社11月22日消息,LG化学周二宣布计划投资超30亿美元,在美国建造首座阴极材料工厂,工厂将位于田纳西州。这家韩国化学材料制造商正加紧计划,旨在满足对电动汽车零部件日益增长的需求。LG化学在一份声 ...[详细]
-
二季度中国市场黄金需求整体表现不佳 展望三四季度环比将略有回升
针对2022年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王立新先生的解读:2022年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出现跌势,同比下降8%至948吨。但在一季度黄金ETF强势流入的推动下,2022年上 ...[详细]
-
恒大肖恩:坚持境内外通盘考虑,有序推进债务化险 市场解读:寻求平衡协调化解债务是未来关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抒颖 广州报道2022年7月29日晚间,中国恒大发布公告介绍近期业务进展,并公布其境外债务重组工作进展及基本原则。针对该公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采访了中国恒大行政总裁、执 ...[详细]
-
来源:证券日报网从稀土到铝业,从检验检测到军工,从组建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再到13组涉及23家央企专业化整合项目集中签约……新一轮“行业领域更广、参与层面更宽、精细程度更高”的央企专业化整合正在展开。业 ...[详细]
-
新京报讯 记者张晓兰)11月22日,据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北京北投宏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及18.05亿元债权被挂牌转让,底价约18.6亿元,转让方为北京通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及北京北投置业有 ...[详细]
-
教育部:继续支持以中外合作办学等方式缓解疫情影响下学生出国学习困难
为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出国留学人员就学困难,切实落实教育为民,回应社会关切,教育部今年继续支持部分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面向出国留学受阻的学生开展相关招生工作,双向选择,择优录取,不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 ...[详细]
-
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3323)“买入”评级,考虑到今年疫情对需求影响,水泥板块盈利减弱,2022-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至163/196.42/232.96亿元,因成长性好于同行、经营质量和股东回 ...[详细]
-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为躲避排队故意装瘸?在英国希思罗机场,许多乘客坐着轮椅只为快速通过机场检查。据英国《卫报》27日报道,在一段网络热门视频中,一名乘客在西班牙伊维萨岛机场假装脚踝受伤后乘坐轮椅快速登 ...[详细]
-
11月21日晚间,德信中国02019.HK)发布公告,对旗下2022年12月3日到期的9.95%优先票据进行交换要约,该票据的存续金额为3.483亿美元,最低接纳金额为3.1347亿美元。德信中国已委 ...[详细]
-
高价售卖保健品实施诈骗,8省公安机关集中收网打掉2个犯罪团伙
新京报讯记者胡闲鹤)记者从公安部获悉,为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公安部近日组织指挥湖北、四川、河北、湖南、海南、云南、陕西、江西8省公安机关,对2个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的违法犯罪团伙开展集中收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