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澜柯蓝同场畅聊心得 鲁豫亲口辟谣只吃三粒米
嘉宾合照
新浪娱乐讯 3月18日,口辟鲁豫在北京举行新书《还是和杨要相信》首发式,鲁豫、澜柯蓝同聊心主持人杨澜、场畅吃粒演员柯蓝以及武汉大学教师、得鲁辩手陈铭一同亮相书店,豫亲谣与读者一起分享了书中的口辟诸多精彩话题,关于自律、和杨关于年龄焦虑、澜柯蓝同聊心关于友谊、场畅吃粒关于爱、关于相信……他们讲述了很多自己的亲身经历。
新书:经历与遇见,与年轻人碰撞的人生
在活动的开始,鲁豫分享了她在疫情期间的思考,她写《还是要相信》这本书的契机。《还是要相信》源于一档名为“偶遇鲁小胖”的音频栏目,栏目里鲁豫收到许多年轻人的提问。可不可以一个人生活?社恐患者要怎么社交?两份职业,喜欢的和擅长的,选哪个?女性如何面对年龄带来的焦虑?不堪父母催婚,要为了稳定和不爱的人结婚吗?从社交、职场到情感、价值、选择,不仅是困惑你我,也是触动时代的问题。
面对提问,鲁豫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主动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人生阅历;坦诚讲述与大家一样茫然纠结的时刻,成功背后默默付出的坚韧和求索。在众多提问回复中,她选出最有代表性的55例,反复修改、打磨,结集成这本《还是要相信》。书里没有大道理,都是一些值得玩味的小故事。她想用真挚、清醒的文字,给予读者如闺蜜挚友般的陪伴。她说,在与提问者的一问一答中,不仅越来越打开自己,也越来越释放自己,变得勇敢而率性,从中获得更多前进的力量。
新书封面的英文书名 “When in doubt, don’t”引发不少好奇,鲁豫回应说,这句话来源于BBC纪录片《女爵印象》,片中谈及“想对年轻时候的自己说什么”,年逾八十的英国国宝级女演员玛吉•史密斯回答:“When in doubt, don’t。”鲁豫被这句话深深打动:“我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回看年轻自己,我会觉得,当你怀疑的时候,你不要怀疑。”
鲁豫亲口辟谣:谁说我一天只吃三粒米?
鲁豫、杨澜、柯蓝三位好友都彼此认识二三十年了。三位女性都是乘风破浪的姐姐,都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台上的她们意气风发,年龄只在她们身上留下成熟的印记。她们的精神状态、身材管理,都让人感到羡慕。三位老朋友,在台上分享了不少年轻时候的趣闻,回顾了那个电视刚起步、那个充满激情和开创的时代。
她们也谈到生活中令人动容的美好细节。比如疫情时鲁豫对于生活的安然态度,读书、思考、看老片;杨澜的女儿熬夜偷偷给她做了生日蛋糕,让她感动到落泪;柯蓝对鲁豫坚持一定要瘦印象深刻,鲁豫则抛出不久前的一段非常好笑的经历:一次在书店,有人几乎就在她身旁议论她每天只吃三粒米,她差点刷信用卡当面“暴露”了自己。她说江湖上的不超过两位数的米粒传言,都是被这帮好友如柯蓝、文涛给“害”了。显而易见,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如果真是这样,每年找一天把一年的米都吃完就好了,每一顿分米粒这么费劲干什么呢?”
关于年龄焦虑:人生何必设限
在《还是要相信》中鲁豫讲到,在收到的提问中,很多是探讨女性和年龄话题的,这让原本不在乎和不受束缚的她,也不得不重新思考这些问题。活动中三位女嘉宾都是事业有成的成熟女性,她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各自精彩,现场也一起跟读者分享了自己对年龄和女性价值的看法。
杨澜提出一个她采访时很多女性都会问的问题:你愿不愿意回到18岁?她说,自己18岁的时候对于要做什么、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充满了困惑,花了这么长时间才明白想要的生活,可不想再回到那样一个焦虑的时代。自己现在仍然充满梦想,所谓70后、80后、90后,年龄的界限并不重要,它是人为加上去的,不应该受到束缚。
柯蓝说,她对外界的评价并不在意,更关注的是自己,是自己的心路历程或者个人成长,这个更重要一点。“不在乎别人的定义,你就会活得更自由一点。”
鲁豫说,不想回到从前不是因为焦虑,而是因为那时候对命运没有掌控力。“二十、三十、四十岁,不同阶段的女性各有各的评价体系,我如果不再符合二三十岁的某个标准,天经地义。”她说人生何必设限,她就曾经在国外遇到过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做娱乐记者却生机勃勃的例子。
相信的力量
现场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相信的力量。杨澜说她特别喜欢《还是要相信》这个书名:“你相信,你选择相信,这就是你的选择。” 她说很喜欢书里的烟火气,她在文字里看到的鲁豫不端着,对生活有特别真实的观察。
鲁豫说,文字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她在文字中开放度很大,特别坦诚,比生活中更勇敢。因为是和年轻人的固定交流,她的写作随时随地地进行,她在各种各样的纸上记录自己的观点,有两次甚至是在飞机上的呕吐袋上写成的。
现场有年轻记者问,作为一个新闻人最重要的是什么,要相信什么,鲁豫坚定地说:在场。你一定要第一时间在现场,记录真实发生的;媒体一定要采用第一手资料。比如某次她演讲时,用第一人称引述了一段爱情故事,里面提到两个孩子,于是某些媒体张冠李戴,误报 “鲁豫有两个孩子”,惹出笑话。
杨澜说,读书和写作是让自己安静下来的事情,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这样一件事,就像锚一样,让船有停靠的地方。“人生充满各种可能,有的时候我们不自觉地把自己那些可能的窗户一扇一扇关上了。我觉得要相信,你可以把它推开的。”
而这也是鲁豫写《还是要相信》这本书的初衷。作为一个“乐观的宿命论者”,可能某些时候有一点悲观,但她总是会相信,自己相信的东西不会轻易动摇。“我坚持相信,坚持爱,坚持相信爱,这是我生活的勇气和支点。”
(责任编辑:休闲)
-
来源:圈内人的基秘这个周末,200亿管理规模的袁芳,也宣布卸任基金经理了!此次,袁芳一口气卸任了旗下全部的5只基金。卸任原因是“工作调整”。一般来说,工作调整的说法有两种可能:1,转去管专户,不过像袁 ...[详细]
-
11月9日消息,北向资金今日净卖出6.84亿元。隆基绿能、贵州茅台、东方财富分别获净卖出3.59亿元、3.41亿元、2.96亿元。北方华创净买入额居首,金额为2.91亿元。 ...[详细]
-
11月9日,周二,日本内阁批准本财年第二次追加预算,价值29.1万亿日元,旨在为经济刺激计划提供资金。日媒此前评论称,该规模实属罕见。 据悉,追加预算的大部分将用于加强价格缓解措施,包括电力和汽油补贴 ...[详细]
-
“在双11期间,店铺做了一些优惠活动,比如某款手机活动期间降价400元。”在曹县庄寨镇上经营手机售卖20多年的张玲玲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曹县,隶属于山东省菏泽市,以“板材之乡”而为外界所熟知。目前曹县已 ...[详细]
-
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赵维久:打造一批体现首都科技创新特色的标杆上市公司
转自:上海证券报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雪)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维久11月23日在2022论坛年会上表示,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核心枢纽,服务实体经济是职责所在。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 ...[详细]
-
华泰柏瑞权益团队业绩不佳,“常青树”明星基金经理这次也不灵了?
文 吴理想虽然近期股市出现一定反弹,但是对于此前10个月饱受股指大幅下挫的内地权益类公募基金来说,至今的年内业绩普遍羞于启齿,最后的两个月能将业绩修复到何种水平扑朔迷离。这其中部分头部公募的明星基金经 ...[详细]
-
转自:贝壳财经新京报讯 记者袁秀丽)11月9日,住建部网站发布通知称,决定将北京市、天津、重庆等24个城市列为智能建造试点城市,试点为期3年。通知要求,试点城市要严格落实试点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统筹协调 ...[详细]
-
比亚迪廉玉波:创新首发优势的红利窗口期越来越短,产业链整体抗风险能力仍旧不足
11月9日,2022年中国汽车论坛上,比亚迪执行副总裁廉玉波发表主题演讲。廉玉波认为当前新能源汽车主要面临四大挑战。一是全市场车型竞争更加激烈。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对成熟,需要更深度挖掘消费者需求;二是消 ...[详细]
-
在股价再次滑落至1500元关口之际,11月21日晚间披露重磅经营数据:截至11月21日,公司2022年茅台酒含税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达1005.69亿元。记者查询历史公告发现,这还是贵州茅台上市以来首 ...[详细]
-
一句话逼死对手:加密货币昨夜惊魂地震 币安“轻松”收购FTX交易所
财联社11月9日讯编辑 马兰)昨夜币圈腥风血雨,被誉为币圈“央妈”的FTX交易所因一篇媒体的报道、以及其与竞争对手币安的骂仗而喜提 “挤兑危机”。周二,FTX发行的代币FTT报价从周一的22美元跌至5 ...[详细]